"A general who became a slave, a slave who became a gladiator, a gladiator who defied the emperior."
一個將軍被貶為奴隸,奴隸又成了角鬥士,一個反抗帝國皇帝的角鬥士;一個驚人故事,一場生死大戲,整部電影的主軸就圍繞在這上面:生死,以及戲碼。
開場字幕即開宗明義:在羅馬帝國的全盛時期,帝國皇帝掌控了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殺大權,而在接下來的兩小時半時間內,觀眾即將看到這段開場白遭到戲劇性地顛覆。
劇情
一場羅馬與日耳曼蠻族的血腥戰鬥,帶出了老皇帝關於何謂「羅馬的榮耀」的疑問,羅馬的百姓是為何而活?那些士兵與敵人又是為何而死?將軍答不上來,身為一個士兵他只能選擇服從並且相信。
老皇帝是「哲學家皇帝」Marcus‧Aurelius,追求一種理想的羅馬、一種理想的政治制度,感嘆於自己掀起的多年戰事,他居然任命將軍麥西穆斯為下任皇帝,並要求將軍把皇帝的權利交還羅馬的元老院。可是將軍只想回家、只想與自己的家人團圓。
老皇帝唯一的兒子康莫德斯,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一切就此變了調。
他殺了自己的父親。在取得皇姐露西拉的支持後,自己登上皇位。
將軍的家人全遭屠殺,他自己則在尋死之際被商人捕獲。
於是皇帝,被自己的兒子所弒,不該死的人死了,想死的人卻死不成。
繼任的康莫德斯生性暴虐,但也極為精明,為了控制反對他的元老院,開始在羅馬競技場舉辦大規模的競技比賽,讓奴隸們彼此打鬥,娛樂大眾,收買人心,果真受到了熱烈歡迎。
不是生,便是死,靠著不斷的殺戮、殺戮、再殺戮,能活到最後的奴隸便能獲得自由;因為是為生存而戰,所以人們愛看,因為人們的注視,所以奴隸們得以活下來,所以存活的最大關鍵不是戰技,而是贏得觀眾的支持。(不覺得和現在的決戰伸展台、星光大道 、生死鬥很像麼?)
於是,生死結合了表演;於是,可以明瞭所謂競技,不過就是一場場的生死戲碼;戰鬥開始時,競技場就是舞台,角鬥士就是演員,較量的不只是戰鬥技巧,也比誰的演技好、看誰可以掌握群眾、他們的如癡如狂、喜怒愛憎。
康莫德斯就供給人民這樣的娛樂。靠著掌握他們的喜好,他控制了元老院,靠著掌握他外甥的性命,他又控制了自己的姐姐露西拉,羅馬皇帝再度掌握了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殺大權。
直到當初被他追殺的麥西穆斯化身為角鬥士,出現在他面前,誓言復仇。
這時,皇帝掉入自己一手營造的戲碼之中,他發現自己殺不了對方,因為群眾愛戴他,愛戴一個隨時在生死間徘徊的奴隸。
這時,奴隸成為了角鬥士,而角鬥士挺身反抗皇帝;整件事又再一次地諷刺起來。
三個主要角色
麥西穆斯
故事主角,能力出眾,老皇帝希望能擁有他這樣的兒子,他也稱呼老皇帝「父親」,露西拉與他是舊情人,儘管後來各自擁有了家庭,因此康莫德斯恨他、忌妒他擁有了自己渴望的一切,儘管麥西穆斯自己是半推半就;他們兩個完全就是一明一暗的兩個對照。
你可以看到他是全片轉變最多的人,一開始是個軍人,能作的就是相信並服從,對皇位的授與感到不願,因為他只想回家,家被毀後他想死,死不了後又想復仇;一開始唾棄競技,後來發現它的力量、利用它達成自己的目的。
劇情上側重對他的描寫,配樂曲目也最多,包含了片中的愛恨,而無恐懼;不管是軍人還是角鬥士,他一次次得面對死亡。片頭他曾對天堂做出這樣的描述──充滿陽光的平原、麥田,對比著現實中的塵土、汗水、血汙。
對天堂的想像充斥整部電影,到頭來成真的時候,觀眾們總算可以看到,他對死神露出什麼樣的微笑。
露西拉
康莫德斯的皇姐,「擁有很好的生存能力」,演技好、深諳宮廷中的應對化解,也能在不同陣營間遊走,可以看到她周旋在麥西穆斯和康莫德斯兩個男人之間,一邊是想報仇的舊情人,一邊是掌握她孩子性命的弟弟。
配樂中沒有她專屬的曲目,一直都是從兩個男人投射在她身上的情感來描寫她,唯一的例外是在回羅馬的場景中:露西拉與盧修斯母子相見、高興得相擁時,配樂達到了一個高潮,導演有意將這一幕弄得盛大,彰顯全片中最純潔的一種情感,因為在父親被親弟弟殺死後,孩子成為她所擁有的全部。
也因此她恐懼自己的弟弟,也因此,怕失去兒子的恐懼支配這個母親,成為她的弱點,她又成為麥西穆斯的弱點;她有脆弱的反應,但又能轉瞬間充滿威嚴:麥西穆斯死後她下達命令、震懾了全場觀眾,也為電影做了總結。
康莫德斯
貪婪的國王,渴望一切,卻被一切拋棄:不被父親欣賞、不被姐姐喜歡、不被元老院支持,結果野心成為他的美德、暴力成了他的手段,一個容易暴怒的孩子,卻擁有最大的權力,一種最糟的狀況。
屬於他的配樂深沉陰暗,彷彿來自宮廷深處(也確實如此)、有種沉沉的威脅感,隨時都有變調的可能。
弒父的場景,看他在父親面前細數自己的好與不好、哭訴著為何不傳位給他、不肯定他、認定父親恨他,配樂充滿悲情,到了尾處突然一變,揚言為了換取父親的肯定,他血洗天下在所不惜,接著就殺了父親。
仇恨、情愛、殘酷、痛苦,這角色統合了所有的情感,卻又有著最差的情緒管理,你可以看他笑,看他哭,發脾氣,裝鎮定,殺人,被殺,上一秒奪得一切,下一秒又失去一切,於是再奪取、再失去.....生死的劇本中,他一會兒是無助的演員,一會兒又是無情的導演,到最後假戲真做,一不小心把自己給演死了。
露西拉自己不怕死,只畏懼她孩子的死亡,康莫德斯同時恐懼著生與死,麥西穆斯卻同時期盼著生與死。
活著,之於麥西穆斯的意義只剩下復仇,死亡,對他而言已是解脫。
片中的死亡往往經過小心處理,無論聲音或畫面,下雪的森林、布幔遮掩的宮廷、競技場上的塵土,甚至是灑落的鮮紅花瓣,用環境氛圍來暗示角色的性格。
寓言
雷利‧史考特常拍古裝、科幻史詩,場景塑造逼真而獨樹一格,是十分傑出的商業片導演,但也很能將內容主題放入故事中,和觀眾產生有深度的討論:
《異形》的公司為了取得異形,放任太空人成為異形的獵物,外星怪物的殺戮本性與人性的貪婪,根本就分不清是哪個比較可怕。
科幻電影的經典─《銀翼殺手》,人類追殺複製人、唾棄自己的創造物,兩種人類誰該活下來?主角不知道,似乎兩種人類,都有著各自的悲哀。
《黑鷹計畫》裡的美國為了和平正義,跑去打一場根本不屬於他們的戰爭,讓士兵遭到極大的死傷。
《王者天下》的十字軍和回教徒為了爭聖地打得你死我活,全以宗教之名而行,但到頭來,雙方都不明白宗教的價值在何處,只發現血真實得流過。
《美國黑幫》,辦案勤奮的警察,家庭狀況卻是一團糟;黑社會老大殺人不眨眼,卻處處為自己家人們著想,比起貪贓枉法的黑心警官,雙方都不算太壞。
最近的《普羅米修斯》,不管是人類還是機器人,都試圖尋找自身的起源與價值,卻驚覺彼此都是個錯誤,不僅如此,他們還產生了更大的錯誤──異形。
往往正邪雙方一路捉對廝殺,但到尾聲時都不明白一切衝突的原因何在,或發現答案只引向更大的疑問。雖然敘述中用了很多「到頭來才發現」,但雷利‧史考特拍的不是驚悚片,而比較是一則則史詩寓言,批判大眾所認知的價值觀。
至於本片,則嘲諷民主制度與專制其實是可以相通的,獨裁者有時不會比較壞,民主統治有時不會比較好,群眾往往盲目、善變,相信媒體、偶像而無自知,亦無自省,你可以看到全片唯一會反省的統治者只有老皇帝,而所謂的民心之所向,不過是無謂的暴力與娛樂,只要知道正確的方法,連暴君也可以被認同,人民等於是拱手讓出自己的生殺大權。
為了觀賞他人的生死,而放棄自己的生死,存活的問題太討厭,因此許多人選擇逃避到虛假的存活中,不願面對。
面對死亡的方式是本片另一個一再出現的重點,透過擁抱──老皇帝與康莫德斯、康莫德斯與麥西穆斯、麥西穆斯與康莫德斯,悶死、下毒、刺殺,每次擁抱都是一次死亡,每次擁抱的對象都是自己的死神,比較這幾場戲,就可以發現不同人面對死亡的不同態度。
唯一的例外是露西拉與盧修斯,他們母子間的相擁溫馨感人,他們也都活了下來,只導致了其他人為此而喪生,至於奴隸商人帕西蒙則是手持象徵自由的木劍,背對殺手而亡。
「Shadow and dust!」
角鬥士的自由是來自死亡,死的可能是別人或自己,那時就是步下舞台的時刻,帕西蒙曾經是角鬥士,很久以前就獲得自由了,後來他卻覺得舞台下的生活了無生趣,依照他的說法,凡人都是飛沙走影,無法選擇死亡的時刻,起碼要選擇謝幕的方式。
於是導演最後藉著麥西穆斯的死亡,把死亡還原成一場葬禮該有的態度,而不是娛樂,連暴民們都停止騷動,無數的花瓣在塵土上飛舞,隨著Lisa Gerrard的歌聲,鏡頭自競技場緩緩上升,望向黃昏中的羅馬城。
死亡可以如此華麗,也可以悄然無息,像條偷偷靠近沉睡之人的毒蛇,或是像手撫著麥草、走向家園那般平和。而活著,對某些人來說,必須是一場恐怖嚇人的夢,儘管它可能早已帶著野心一同安息。
如同現實生活,最困難的不是謝幕,而是步上舞台的勇氣、在舞台上維持自若的堅持,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掌聲,鮮花,或是沙塵。
「Shadow and dust.」
後記
羅馬競技場早已成為全球遊客到義大利必訪的古蹟之ㄧ,儘管它隨兩千年的時間而傾頹,廣場上的地板塌陷了,露出底下的獸籠和地牢來,導遊們自然會提起這部電影來吸引遊客的注意,敘述雷利‧史考特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所感受到的震撼、模擬數萬群眾的驚人呼喊。
vaistlin2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電影從片名到配樂都綠綠的(笑)。
表面上是一部美國漫畫改編的英雄電影,但導演拿希臘悲劇的結構來詮釋這個英雄的誕生,於是劇情的底蘊發展成關於兩個家庭間,感情上愛恨交錯的故事。
劇情
男主角(Bruce Banna)的父親是受軍方資助計畫的科學家,渴望造出強大的人類基因,他拿自己的身體做人體實驗,無意間將自己經過改造的基因遺傳到兒子Bruce身上,就像一般科幻小說常見的結構一樣,他等於創造了極端強大但又不受控制的危險實驗成果,而這實驗成果剛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軍方領導,也就是女主角(Betty)的父親發現了科學家的計畫,引發了一連串的意外,計畫被中止、Bruce的父親遭到軍方逮捕、入獄,而他的母親則是死了。
年幼的男主角掩蓋了這段印像,帶著隱藏的未知力量與人格長大、與女主角相戀,直到有天他的親生父親帶著真相來訪....
vaistlin2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片名叫《The Village》。
在一個被「森林」圍繞的「村莊」裡,人們說,千萬不要露出「紅色」、不能進去「森林」,那裡有一些「不能提起的東西」。
Ivy的眼睛看不見、Lucius沉默乖戾、Noah的智能有問題、言行和個小孩沒兩樣,這三個年輕人和他們的家人,都住在村莊中。隨著劇情推展,人們與未知怪物的接觸增加、也開始了解怪物的真相─一切可能只是一場騙局、怪物並不存在。但當Lucius負傷、Ivy為了去取得救命藥品而進入森林時,「真正的」怪物卻出現了...
劇情編排
許多人第一次看時都不免問一個問題:既然森林裡有怪物,那麼人們當初是如何?又是為何要來此定居?這的確是劇情中的關鍵。
這樣的謎團,以及主角間的戀情發展,構成了故事的懸疑背景並推動劇情,而「恐懼」綿佈全片,製造氣氛壓力。
全片大多是十九世紀美國鄉間的祥和景像,整個場景都弄得如詩如畫,但嚇人的故事發展卻一直從每個祥和的景像後冒出,打破所有對未來美好的想像。
警鐘被敲響、婚裡被打斷、戀人被拆散,但正是在面對這些嚇人遭遇時,片中角色方才表現出他們的堅強還有心意;總是快樂的地方漸漸變詭異,緊張的地方突然又讓人驚喜,全片就在這樣的恐怖與溫馨間不斷交錯。
這也是導演M‧Night‧Shyamalan常用的故事結構,也是我很喜歡的布局。
劇情上安排最出色的地方是Ivy要進入森林時。
先放Ivy的父親說要告訴她安全穿越森林的方法的段落,還沒講到最重要的地方就突然中斷,跳到Ivy已經準備要和同伴進入森林,觀眾都不知道父親和她說了什麼,儘管拿著聲稱可以保護他們的護身符,氣氛還是沉重無比,走沒多遠同伴都受不了被嚇跑了,只剩Ivy一個人時才切回她和父親相談的地方,原來怪物都是假的,她手上的護身符也是假的、騙騙他人的,畫面切回Ivy,眼前是黑沉沉的森林夜晚,她只有自己一個人,留給觀眾莫名沒安全感的感覺。
運鏡
片中的運鏡手法十分狡猾,因為女主角是盲人,鏡頭常只照著女主角,然後在景框外一直有不明物體在遊走、發出聲音,電影利用她所聽的聲音與畫面間的對比呈現了很多轉折。許多怪物嚇人的地方居然都是透過沒什麼剪接的長鏡頭一鏡到底,來凝聚氣氛。
比方說Ivy在森林中碰到了「怪物」,她先是疑神疑鬼獨自走了好久,突然間聽到了不明物體的聲音,轉頭望去。什麼也沒有。接著才聽到有什麼東西緩緩逼近的聲音,嚇得她落荒而逃。鏡頭由下仰拍,大白天的樹林無邊無盡,看似無害,但不知為何她滿臉驚恐。跑了好一陣子連氣都接不上才停住,以為脫離了危險,沒想到鏡頭一換成俯角才發現,她站在遍地的血紅色植物中,顯然落入了陷阱,而且眼盲的她並不知道。
比方說Noah得知Ivy與Lucius訂婚後,跑去找Lucius,結結巴巴地說不出話來,Lucius對他說抱歉,試著向他解釋,兩人面對面卻又同時愣住了不說話,沉默了一會兒,鏡頭往下一看,一把刀已經插在Lucius腹側。
比方說驚鐘敲響、「不能說得怪物」跑進村子來,家家戶戶都忙著躲進地下室,Ivy卻不進去,怪物都跑過來了,還獨自站在門口堅持要等Lucius,對著黑暗伸出手,手的另一邊好像有什麼東西,緩緩靠近,近到都可以碰到Ivy的時候突然間啪的一聲,Lucius把她拉進屋內,直到兩人都跑進安全地方了都還不放開。
音樂
配樂之天衣無縫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作曲家是James Newton Howard。
vaistlin2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之後手癢,把幾個上面沒出現過的名導演也拿來出題目:
(把握的是導演的慣用議題和手法,所以題目中的劇情並不一定來自同一部電影)
有些你們看過,有些你們沒看過;有些我曾提過,有些我不曾說過。
1.國王死了,皇后和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話,其實大家心理各懷鬼胎,紛紛猜著兇手是誰、下任國王是誰;這是勞伯‧阿特曼,《迷霧莊園》
2.國王死了,皇后又悲又憤,要御廚把國王的屍體烹煮成一道菜,要兇手吃下;這是英國導演彼得‧格林納威,《廚師,大盜,他的妻子,她的情人》
3.國王死了,皇后千辛萬苦地找方法要讓國王復活,後來等到國王復活的那一刻,皇后自己卻累死了;達倫‧阿諾夫斯基,《噩夢輓歌》、《真愛永恆》、《黑天鵝》
4.國王死了,原來是王子發現的怪物朋友不小心造成的後果,皇后很生氣,但孩子和怪物又施展超能力,把國王救活了,於是怪物和一家人變成好朋友;史蒂芬史匹柏,《外星人ET》。
5.國王死了,新繼任的國王追查真相,察覺到竟是皇后下的手,但又已經沉迷於皇后的美色不可自拔,於是原諒她,結果也被皇后殺了;羅曼波蘭斯基,《唐人街》、《幽靈寫手》。
6.國王死了,皇后發現自己懷了未來的救世主,而一場風暴正要來臨;詹姆斯‧柯麥隆,《魔鬼終結者》
7.國王死了,皇后悲憤地與兇手決鬥,說:「你殺死了我丈夫!」。「不,」沒想到兇手說:「我就是妳丈夫。」;喬治‧盧卡斯,《星際大戰5;帝國大反擊》
8.國王死了,皇后卻不相信,一面祈禱他還活著,一面拼命地找死前和他在一起的士兵問話;尚‧皮耶居內,《未婚妻的漫長等待》
9.國王死了,皇后發現國王留給他一捲底片,裡面都是被剪掉的情人間親吻的鏡頭;吉賽佩‧托納多,《新天堂樂園》
10.國王死了,皇后卻不知道。殺死國王的是隻蒼蠅,而且牠還假扮成國王,沒過多久皇后懷孕,生下的孩子是隻蛆;大衛柯能堡,《變蠅人》
11.國王死了,皇后為了保住權勢,必須在兩天內揪出兇手,過程中她發現兇手可能是外國人,而所有的軍人都是智障,所有的警察都是笨蛋;盧貝松,《終極追殺令》、《終極殺陣》
12.國王死了,皇后這才發現國王在外有情人。接著又發現,就是因為皇后壓抑自己的感情,只肯和國王有點到為止的關係,於是國王才尋花問柳,他的情人發現自己只是替代品,一怒之下害死國王。自覺對國王有所虧欠的皇后看著她和國王的衣服發呆,並饒過兇手,但國王的情人自己卻跑到山上,從山崖上一躍而下;李安,《臥虎藏龍》、《斷背山》
13.國王死了,是皇后的妹妹害死的,因為她也喜歡國王,後來皇后也死了,皇后的妹妹替他們的故事寫了一本書,書的結局是國王與皇后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喬伊‧萊特,《贖罪》
vaistlin2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王死了,王后在花園裡曬紅袍;
大陸導演張藝謀,作品形式上重視色彩和數量的視覺呈現,從片名上就看得出來:《紅高粱》、《大紅燈籠》、《秋菊》、《黃金甲》;內容則常圍繞中國傳統社會下的故事,又常以女性受到的壓迫為主題,近年被批評太重視覺呈現而忽略劇情本質。
國王死了,王后在花園裡放鴿子;
吳宇森以商業動作片聞名,運鏡卻常把暴力的場面用慢動作美化,又每部電影都加入象徵和平的鴿子營造對比之戲劇性。但既然那些鴿子是放給觀眾看的,片中腳色和鴿子不應該有直接互動。
國王死了,王后在花園裡玩花灑;
我老實承認,雖然蔡明亮很有名,但他的電影我只看過《洞》,聽說這幕場景是來自《愛情萬歲》。(花灑是什麼?)
國王死了,王后在花園裡獨白;
王家衛常描寫私密幽微的感情,角色常獨白、自我解嘲、向觀眾敘述他記憶中的某個人,離開了他卻念念不忘。所以獨白是對的,但國王不是死了,應該只是「轉身就走,留下既非是也非不是的回答」。看過的作品還有他早期的《東邪西毒》、《重慶森林》、其中有幾幕很細緻的《花樣年華》、《2046》,個人最喜歡的則是《2046》。
國王死了,王后在花園種櫻花;
魏德聖大家都知道,應該不用多說,何況櫻花也還不能算他慣用的語彙,何況有些人建議的「看見彩虹」似乎更合適。
國王死了,王后在宅子裡坐了一下午沒動;
侯孝賢的這個引人發笑,的確是這樣沒錯,遠景、長鏡頭和畫面中常常在沉思的人,拿來讓觀眾對劇情做出自己的詮釋而非被動得接收,而且沒錯,觀眾常常自動自發得睡著了。
國王死了,王后哭著跪在地上說「你不要死,你不要死,你不要死」;
國王死了,王后邊辦葬禮邊打麻將;
瓊瑤和王晶的作品,我都有看過一些,印象卻不深。
國王死了,王后在花園脫光衣服;
可能是拉斯馮提爾的《在黑暗中漫舞》? 聽說這丹麥導演常在電影中做對人性的批判,還常在電影中對觀眾做催眠-《歐洲特快車》。
國王死了,王后在花園裡吞生章魚;
我只看過他的《賽柏格之戀》,手法有種誇張瘋狂的幽默。
國王死了,王后捧著骨灰聽音樂開車在白天碰到陌生人;
《慾望之翼》、《搖滾騎士錄》...常拍發生在旅程中的故事與路上過客的互動,德國的文‧溫德斯是著名的公路電影導演,想來有多少文青以看過或談論他的電影為傲,可我又都沒看過。
國王死了,王后邊辦神聖葬禮,邊派人屠殺仇家;
《教父》。法蘭西斯柯波拉常把血腥場景和神聖儀式用平行剪接結合,《教父》比較有名,個人較喜歡的卻是《吸血鬼》裡的婚禮一景:強納生正在和米娜結婚,另一邊忿怒的德古拉卻爬到米娜好友露西的床上,把她變成他的「妻子」。
國王死了,王后遇到和國王長得一模一樣的陌生人;
《雙面薇若妮卡》
這部電影描述住在法國的薇若妮卡有天發現了一個長得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波籣的魏若妮卡,她們曾同時在世上,各自過著自己的生活,直到其中一人某天死了...。奇士勞斯基是波蘭導演,內容關於人與人之間的神祕關聯,手法常用象徵,畫面有溫和的光影,又有很深沉的配樂。最喜歡的是三色電影裡的《紅色情深》。
國王死了,王后在哥特式古堡裡開轟趴;
《黑影家族》?提姆波頓被稱作鬼才導演,出場角色死活不拘、可以是天才也可以是猩猩,主角常是陰陽怪氣又害羞的強尼戴普,孤單地住在大宅裡(就算有家庭和長輩間也有代溝),有時他遇到了一個漂亮女生,有時也有其他女生迷戀他,因為她跟男主角一樣陰陽怪氣, 而漂亮女生一開始都比較喜歡其他正常的男生, 男主角要不自己追得很辛苦要不就是別人追得很辛苦。
也許國王是死後變成有很深黑眼圈的鬼,很自卑,於是整天躲在王座後面不敢出來,他的女巫皇后辦了這個婚禮想讓他開心,來賓之中的一個女生卻吸走了國王的目光。
國王死了,王后在和兇手快樂的滾床單之後將其勒死;
南韓導演金基德,我只看過《援交天使》:兩個女生為了去歐洲玩的旅費而進行不當交易,一個負責聯絡、一個接客,某天為躲避警察臨檢,接客的那個跳樓重傷後死亡,剩下的那人受了刺激、有著罪惡感,於是她與之前的客人睡覺,並把交易所得的錢還給他們,女孩的警察父親發現真相,憤怒地把客人給殺了,然後去自首。
「快樂地滾床單然後又把人勒死」, 無論結局是墮落還是救贖,中間過程都是透過情色與暴力來達成。
國王死了,王后從衣櫥裡又領出來一位國王;
諾蘭常用不可靠敘事者、多重身份、多重圈套的手法,他現在這麼紅,應該不用多說吧。
國王死了,王后變性以後自己當國王;
我ㄧ開始還以為是《切膚慾謀》。西班牙的阿莫多瓦的作品圍繞著女性和遇到女性的男性,有時連性別都錯亂,無論是內容還是手法都可以很顛倒很荒誕。我沒看過《我的母親》,聽說那是他目前為止最好的作品。
國王死了,王后說國王是病死的,侍衛說國王是被暗殺死的,大臣說國王其實沒有死;
當然,這是《羅生門》。不只是事情的真相,整部電影的構圖、運鏡都依照不同的陳述者而有些微的變化,例如陳述時的倒三角構圖,代表不可靠的事情真相。黑澤民很有名,他電影的內容與技巧都比較偏西方,比較戲劇化。
國王死了,也沒有王后戲份;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電影的另一個代表,常用平視角度,比較平實,他不像黑澤民會拍國破家亡、武士下山的電影,他的電影大都是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關於家庭的成長、也關於家庭的崩解;《當櫻花盛開》就是德國女導向他的《東京物語》致敬的片子。日本傳統家庭重男輕女,女性角色大多趨於幕後、在背後默默付出,因為國王死了於是皇后也不出場也許不是比喻而是哪部電影真有的劇情,但若是比喻個人認為也算傳神,雖他的電影還是有很多女性出場的地方。
國王死了,王后跟其他大臣開始一邊尋找死因一邊喋喋不休。
伍迪艾倫既是個導演也是個演員,帶圓框眼鏡、一直碎碎念的害羞小老頭就是他的招牌形象。作品常帶有黑色幽默,《曼哈頓》、《安妮霍爾》、《遇見塔羅牌情人》、《情遇巴塞隆納》(史嘉蕾喬韓森可是他捧紅的)、《愛情決勝點》(一開始是愛情片、中間變犯罪片、最後變鬼片)、《午夜巴黎》
國王死了,王后在花園裡發現一艘廢棄的太空船,後來產下了一個奇怪的異形。
哼哼這當然是《異形》和《普羅米修斯》!內容批判、手法象徵,背後有很深的隱喻對象,但又保有觀眾愛看的商業元素。但若讓我選的話我會選《神鬼戰士》或《亡者天下》而非《異形》,那可真的有國王和皇后。
國王死了,王后和上百位唱詩班成員在濃霧裡唱歌
《尤里西斯的凝望》
「最喜歡畫面中很遠很小的人一直走、一直走、走了很久還是那麼遠那麼小」這位希臘導演很常用遠景和長鏡頭,很擅長帶觀眾凝望,凝望草原、水面、濃霧、陰天;凝望大地上渺小的、流浪的人,《養蜂人》、《觀鳥踟躕》、《霧中風景》、《永遠的一天》、《悲傷草原》...的確是在濃霧中,但我認為皇后不會和他人一起唱歌,因為在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裡,無論主角還是配角,彼此都只是彼此的過客,之間除了對望、其餘的都只是沉默。
我很喜歡這個導演,到今天都還在找他以前的片子。他於今年二月意外去世。
國王死了,王后用冰塊把屍體冷凍,邊唱歌邊跳舞到最後,國王又醒了。
庫斯杜力卡我聽過卻不熟悉,只知道他是塞爾維亞導演。
國王死了,王后寫信寄到國王的老家。
岩井俊二的《情書》,沒看過,只有一些好像很抒情畫面的印象。
國王死了,王后戴著紅帽和情夫在海邊舉槍自盡。
雖然很多人推薦,但北野武的作品我都沒看過。
國王死了,王后打開唱盤播放英文老歌在無盡的長路上獨自走著。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英文老歌好像是貓王的"Are you lonesome tonight"。楊德昌的電影非常棒,貼近生活、從來都不花俏,有純真的地方,也有無奈之處,看他的電影能使一個人成長許多。像這部中的少年成長中面對社會現實而被扭曲、《一一》裡一個台北現代家庭面對現實所產生的各種假象與偽善,全都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所會遇見的問題。
國王死了,倒下時還是慢動作,是柴克史奈德
這個導演我第一次聽到,倒是慢動作的話太籠統了,很多導演都會用啊。
國王死了,屍體上的光影效果特別強烈,是JJ亞伯拉罕
《超人再起》、《不可能的任務3》、《星艦迷航記》、《超級8》,快節奏、流暢的交錯剪接、強烈的光影都是他的招牌,手法上和麥可貝有點像,可是沒那麼多作做的英雄情結哼哼。
國王死了,鏡頭快速爆炸性的剪接,是東尼史考特
《時空限索》。覺得這導演的運鏡和麥可貝也有點像。
國王死了,故事演到最後皇后發現自己也死了,是M‧奈‧沙馬蘭
《靈異第六感》。一個心理醫生診治一個會看見死人的小孩,認為他有精神疾病,建議他去幫助那些死人以獲得自己心理上的安寧,結果最後發現最需要幫助的人是自己,因為自己早就已經死了。這個導演就是《陰森林》、《靈異象限》、《水中的女人》、《破天荒》的導演,角色常遇到嚇人恐怖的事物,但經由這些過程,最後人們才能獲得平和。
國王死了,皇后和親戚圍著用餐,突然見到國王的鬼魂回來了,是阿比查邦
這個導演我也是第一次聽到。劇情倒很常見,好像《馬克白》
國王死了,皇后穿過宮殿的走廊,又看到國王回來了,是張作驥
張作驥的電影我都還沒看過...
國王死了,王后變形了,王宮爆炸了,是麥可貝
這是當然地,什麼都能變形,到最後無論博派狂派,變型金剛根本無所不能啊。不過我覺得國王死後,皇后應該要演講,你看《絕地任務》、《世界末日》、《珍珠港》、《變形金剛》都有總統在危難關頭演講以激勵人心(變形金剛是柯博文)
國王死了,王后與大臣聊早餐和瑪丹娜聊超過一個鐘頭;
昆丁塔倫提諾的角色辦事很三心兩意,常聊到一半打起來,要不就打到一半坐下來聊天,原因全都很荒謬要不就根本不重要,能聊到一個小時我倒挺驚訝的。作品有《黑色追緝令》、《追殺比爾》、《惡棍特工》...等
國王死了,皇后開始寫情書到他以前的地址,是岩井俊二
他是寫了很多封麼?我怎麼不記得......
國王死了,皇后繼續喝牛奶亂闖人家家無惡不作;史丹利庫柏列克,《發條橘子》
這部電影描述一個少年流氓無惡不作,被政府強制接受洗腦矯正,結果性格大變。庫柏力克的作品還有《蘿莉塔》、《2001太空漫遊》、《奇愛博士》、《鬼店》、《金甲部隊》、《大開眼戒》等,常用諷刺、手法大膽,可謂電影界先知般的人物。
國王死了,皇后夢見了沒有指針的時鐘;
這好像是《野草莓》。英格瑪‧伯格曼是瑞典人,主角常是面臨困境的人們,手法則常用象徵景象,像這部他用沒有指針的時鐘象徵人們目的的空虛,而在《第七之門》裡,一個騎士走過黑死病摧殘的大地,和死神下了一場西洋棋。
陷在經典電影的場景和導演的風格中是很危險的。我一直如此提醒著自己,與其去記住這些東西,還不如去問這些人為何要說這樣的故事,不如去預測這些導演未來拍片可能的手法。一個好導演有一天也可能拍出爛片,不出名的導演有一天也可能孕育出傑作,保持客觀是我一直在做的事,但有時,看得越多,就越驚恐。
vaistlin2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