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
「 問世間 情是何物? 直叫人 生死相許。」
唔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不知第幾代的仙劍電玩廣告上,但論輩分應該是從這本愛情武俠故事開始引用的。故事開始沒多久,大美女李莫愁就唱著這首曲子跑進別人家,巧笑倩兮地問:誰要先上來送死?
這場滅門風波,引出了「故人之子」楊過,郭靖黃蓉也跟著出現。楊過不像郭靖,不但勤奮肯下苦功,加上人帥、聰明、精明 、狡猾、有創意,不用黃蓉幫忙就文武兼修,加上機運良緣,註定了將來是要當大俠的;但他也不是什麼人生勝利組,一方面因為家世不太好、成長過程常被仇視、被欺負,於是變成極端地反社會人格,性子孤傲不馴:他先跟著郭靖黃蓉,和他們的孩子處得不好;再入全真教門下,沒學到武功又一直被嚴格管教,叛教而逃,終於闖進了活死人墓,遇到小龍女。
古墓又是另一個表現性強的所在,此派專收女徒,小龍女和李莫愁就本是同門師姐妹關係;小龍女被形容成介於仙女和幽魂間的一個正妹,奉行古墓派心法,冰清玉潔、不愁不喜、不哭不笑,真是活死人一般無異,隱居在「活死人墓」裡當古墓派掌門人,正好。
楊過是古墓派第一個男徒弟,他碰到小龍女後拜她為師,師徒二人墜入情網,兩人的戀情被郭靖等人當作有違倫常、不被允許,他們也不管、讓整本書充斥許多閃光橋段。這對苦命鴛鴦,在一起時可以談情說話,能並肩作戰,合力使出「玉女素心劍法」,技能都三級跳,偏偏他們不常在一起,各式各樣的人試圖拆散他們,有的是為他們好,也有的是為自己的打算,自此之後的故事重心就圍繞在他們關係的分合上。
黃蓉為楊過的人生下了最好的評注:「這孩子有兩個死結:一個是他父親的死因,一個是他和他師父的私情。」
說得真是對極了,整本書的劇情一直圍繞在這兩個死結上,反反覆覆、分分合合、難解得很。
前代恩怨對楊過的故事造成重要的動力,毀滅父親的眾多誘因,到了兒子身上依舊糾纏不去。楊過和他父親一樣精明狡猾,武功才氣、憤世嫉俗更是甚而有之,為了報一己父仇,楊過甚至打算勾結異族陷害國家;當初他老子認賊作父,他娘常為此與他老子爭吵;到了這代,小龍女卻不辨是非、全力支持,儼然有種癡情至極的傻態,卻也表現了為「情」付出所能達到的最大浪漫。
都付出到這種程度,那你說他們還有沒有分開呢? 當然有。
最要他們分開的就是上一本小說的男女主角們,尤其是黃蓉,她本書的作為在廣大讀者間招致許多罵聲,但我覺得那些開罵的人未免都太過投入了,黃蓉等人可說是世俗禮法對人們的牽絆,卻也可說是一種著想,其動機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該去逃避。
而且說實在的,楊過和小龍女的許多心性和作為,都相當地幼稚;而且說實在的,《神鵰俠侶》有不少地方都是在騙小孩、騙國中、高中生的,人長大之後就會對那些情節嗤之以鼻,不禁覺得它會不會和有夠無聊的《暮光之城》一樣,為兩性的交友關係做了許多不成熟的示範?
也不全然都是壞榜樣。
用心的人可以注意到:在這本小說裡,有兩個男生喜歡同一個女生,又有另外兩個女生喜歡同一個男生;兩個男生為那女的反目成仇,兩個女生卻不約而同各退一步;到了最後歷經波折,兩個男的都去另結新歡了,兩個女的卻都專情而終。好個男女有別,作者大人是否刻意如此並不確定,但這是個人覺得最能突顯不同人感情觀的地方,翻拍改編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把握這點啊。
光論打鬥場面,我覺得本作是三部曲中最好看的,也最具創意。
1.開頭的滅門與追殺很緊湊、連帶帶出了好多《射鵰》中的舊面孔,讓人覺得很親切;
2.男女主角合鬥金輪法王的幾次衝突:在英雄大會上打第一次、合使玉女素心劍法是第二次、帶了個嬰兒在身邊要保護、還有個李莫愁也加入戰局的是最緊張的第三次,相對來說打公孫止就顯得沒趣得多,最後還敗在情花和什麼蠢漁網上頭;
3.郭靖大顯神威,一人單挑包括金輪法王在內的蒙古五大高手,居然還能打成平手,可惜他不知道跟在自己身邊的楊過準備要暗殺自己;
4.黃蓉和李莫愁,兩個武林上最厲害的女俠對決,鬥智鬥力,武功詭計陷阱全都使出來了;這也是金庸作品裡很少見的只有女人的對決場面,我覺得別具意義啊;
5.最後的大決戰非常氣勢磅礡,但它的劇情轉得太硬、太扯,沒安排好,可惜。
但我個人最喜歡的較勁場面,是李莫愁要來殺楊過等人,覺得一下就殺死太便宜他們了,決心要唱「情為何物」那首歌來將他們逼瘋(不要問這怎麼可能,這是武俠小說啊,和魔法沒兩樣的)。不想這時來了神秘救星「面具客」,不迴不避,順著李莫愁歌的旋律唱下去,那本來是她自己唱慣的曲子,沒想到面具客好強的內力,旋律一牽動,反倒是讓李莫愁回憶起從前種種情傷、聽得悲從中來、不能自己,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險些栽在自個兒的拿手招數上、差點就瘋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
李莫愁的力道是從此而來、卻也成為其真正的弱點。同一種情感,不同的際遇和態度;楊過、小龍女、尹志平、王重陽、林朝英、公孫止、裘千尺、公孫綠萼、程英、陸無雙、郭芙、武氏兄弟、一燈大師、周伯通、瑛姑、到最後的郭襄甚至金輪法王,情侶、夫妻、師徒、三角關係、單戀、錯覺、小三、出軌、把握、錯過、犧牲、背叛、相爭、相讓,各種各樣的關係、各種各樣的身分位置、各種各樣的感受抉擇,全都出現了。
我認為,《神鵰俠侶》真正的主角,不是楊過和小龍女,就只是一個「情」字而已。
劇情為情而生、眾生為情所困,在一己之情和眾人眼光之間、在兒女情長和國家大事之間抗衡。它很明確地表現個人感情和公眾社會之間的拉扯。
它和《射鵰》一樣有著結構鬆散的問題,有些地方沒處理好、情感轉變讓人難以接受,有些地方太扯,有些地方則是能好好表現的地方沒發揮。
郭芙太蠢太煩,惹一堆禍,丟爛攤子給人去收,實在到了一個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
龍姑娘居然只因郭芙和楊過的片面之詞就傷心離去,根本沒觀察與求證,超好騙,有夠傻;
老鷹通人性也就罷了,居然還會教人練武,練完之後變超強,有夠扯;
這部小說的反派設定都不夠好,公孫止變來變去,脫不了他是個色鬼的事實; 金輪法王莫名其妙,好好一個有為高僧卻跑來爭名奪利,有時候心機多智、有時候又沒頭沒腦,到最後居然喜歡起小女孩來;打都打不死、贏卻也贏不了,看得都煩了,他到底是來幹嘛的啊?
另一個犯殺戒的高僧是一燈大師,都這麼老了、經過這麼多恩怨了,本以為他應該要看破紅塵俗世,最後居然帶兵去打仗,不覺得很怪麼?
楊過也是,就跟前面說的一樣,性情反反覆覆、難以捉摸,有時還學韋小寶使詐耍賴,總算他的作為全都可拿「是作者故意想寫得這麼狂妄」來原諒,再者他反覆歸反覆,對龍兒倒真是一往情深,願意黯然銷魂。還是很傻很扯,但比較能接受。
最後當然就是角色意圖殉情,卻變意外重逢,很可怕的一個絕情深谷,到頭來卻上上下下地跑,你當這裡是遊樂園、老鷹都是雲霄飛車麼? 中的毒也意外好了,上來了還可以馬上跑去千軍萬馬前救人,看的時候覺得很帥,但想一想就變得很怪。
我覺得,為了配合關於感情的主軸,這些轉折變化都可允許,但問題是前面的梗一定得鋪好、讓讀者有個底,梗沒鋪好到頭來隨你怎麼說都可以,會有點隨便啊。
其實當初嘛,《神鵰俠侶》是我最期待的一本,但看過後失望的也頗多。
除了上述缺點,最主要原因是個人覺得它喚起認同感的著力點位置不佳,再來就是議題跟不上時代。
長輩們認為「有違倫常」而對主角作出的阻礙,在故事中實在佔了太大的影響比重,誰知今日世風日下,倫理觀念都不一樣了,風氣開放,想想幹嘛就幹嘛,翹個家、鬧場家庭革命大家都會。時代的父母之命如同空氣般無形,我懷疑,這樣的「父母長輩反派設定」能激起多少共鳴,而小說更無法為現世這種道德狀況提出更不一樣的出路。
這個時代,社會比從前更開放、關係也比從前更複雜,應該有其他更讓人在意的著力點。戀人間的需求磨合,照原本故事的關係設定,都是有辦法好好發揮,但在情節上都隨便帶過,不然就是以很易懂、卻流於膚淺的角度去交代。
情人笑、情人哭、情人殺人、情人銷魂、殘破、遠去,隻影向誰去?
但故事裡的情人不曾糾結,也錯失了可以有過的那些矛盾與昇華。什麼叫感人?一往情深是便於大眾了解的,但也許只是諸多心態裡片面的一種罷了。
留言列表